close
Fuji F200EXR,拍攝日期:2010年11月27日,天氣:晴
平常出門都會事先規劃的,但今天的行程卻是臨時起意的,而且已經接近正中午了還不知道要去那裡(我出遊通常都超早的),就在此時通霄神社這個景點從我的腦海中飛過,因此我快速的在腦海裡整理一下附近景點的口袋名單,列出了通霄旗山水餃店、神社;後龍好望角、貝殼化石層、舊隧道幾個附近景點並花了十分鐘不到整理交通資訊就出發了(哈,我的頭腦都不記重要的東西,都在記這些景點)。
當初也不知道是在那個美食節目知道這家店,它竟然在我想去通霄神社時在我腦海裡再次浮現。
吃水餃當然要配酸辣湯,我們竟然忘了點他們家的小菜了,聽說小菜很有名說!下次有機會造訪再來吃他們家的小菜。
牆上有菜單及售價,菜單跟一般的水餃店差不多,另外牆上也有掛些媒體報導的內容及照片。
來這裡當然要點招牌美食–蒸餃,蒸餃都是現包的,所以要小等一下才吃得到。
另外手工現包水餃也是招牌之一,現桿的皮皮薄、有嚼勁,內含滿滿肉香的內餡。
旗山橋頭水餃店位在通霄市區裡,在中山路上,通霄火車站旁還蠻好找的。
在填飽肚子後,接下來就要前往位於通霄虎頭山的通霄神社了,介紹前我們先來了解神社歷史:通霄神社,鎮座於照和12年(1937年)1月23日,主要祭神為天照皇大神、北白川宮能久親王。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台灣治灌移至國民政府,神社主殿遭拆除僅存基座,拜殿於民國36年經改裝為「忠烈祠」並持續使用至民國80年左右,其內奉祀延平郡王鄭成功與先烈神位。雖部份建築遭拆毀或改裝,但原始神社之社域保存情形大致完整,包括參道、拜殿、社務所、鳥居至今尚存。忠烈祠遷出後,整體建築及相關設施因人為、天然災害的影響,加諸地方財源有限,致年久失修;民國88年921大地震重創本地,使原已傾頹之建築構架破壞益加嚴重。鑑於歷史史蹟對地方文化發展之重要性,921地震後,通霄鎮公所提出申請,由苗栗縣政府於91年11月26日依法登錄公告「通霄神社」為歷史建築,並進行重建,於民國94年1月24日修復竣工。
由通霄市區上到虎頭山就會發現通霄神社,從位在參道上的鳥居建材為石柱即可猜測這是日治後期的神社。
位在鳥居旁的事務所年久失修,已經殘破不堪,但還有人居住。
通霄神社的參道並不算長,從鳥居即可以看到拜殿。
參道兩旁的石燈籠有新有舊,可以看得出來是整修後的結果。
就在拜殿大門口竟然還有一座鳥居,我第一次看過鳥居與拜殿如此靠近的,拜殿並沒有開放參觀,由外觀看起來內部空間應該還蠻大的。
民國40年通霄鎮決定修建神社為忠烈祠時,將國民黨黨徽加裝於屋頂中央,近年也曾經成為神社修建的話題。
位於拜殿後方的主殿跟台灣大多數的神社一樣,僅存基座(現今應該只有桃園神社還保留有主殿建築)。
拜殿屋頂為銅質材料。
拜殿特寫,由這個角度看起來拜殿還蠻有氣勢的。
通往虎頭山山頂的路,我當天竟然因為要趕去拍貝殼化石層而忘了虎頭山山頂還有一處視野極佳的平台,可以遠眺台灣海峽,只好等下次造訪時再前往了。
在離開通霄後我們沿西濱公路北上,又順道拜訪了台鐵的海線木造車站–新埔站,這是台鐵少數保留純木製建築(新竹香山站也同樣為木造車站)。
車站內部也都是木製的,這裡看不到塑膠製的候車椅,一切都是當時的樣子。
離開新埔後,我們繼續北上往好望角前進,在要上好望角的山丘前我們又特別繞進白沙屯,並沿媽祖廟後方的沿海小路向北行,此時可以與海鐵路並行,又可以看到一座座巨大的風車。
後龍海岸一帶的風車群非常的壯觀,車行於風車群下方才能感覺到人的渺小。
說到這個石頭砌成的堤防好氣又好笑,因為我們沒有帶腳架出門,但又臨時想要拍合照,這時候我們想到的方法就是把相機放在石頭上,然後墊硬幣來調整相機的角度,這方法是我們跑遍台灣各地又用腳架拍合照的好方法,當天我同樣的拿出硬幣了,平常我都用十元硬幣,這次我竟然拿出五十元硬幣來墊,而且合照還沒有拍到硬幣就掉進石頭縫了,再也找不回來,囧rz。
彎曲的自行車道與無數個大風車形成了一個很特殊的畫面。
離開海角樂園(就是很多風景群的地方,那裡有一個公園就叫海角樂園)後我們前往下一個目的地–後龍貝殼化石層,停車時看到一個貼心的提醒!這一帶遊客不多,大家要多注意自己的財物呀!
沿著停車場旁的步道走了一段(這步道應該也是早期台鐵海線的舊鐵道)於山坡旁發現了一個石碑上寫著:過港貝殼化石層,咦!怎麼沒有看到化石層呢?
這個平台就只有一個椅子呀,並沒有看到什麼化石層,再仔細一看,原來椅子後方的土堆(容我這樣形容它)就是貝殼層啦,我眼睛脫窗沒有看到。
貝殼被厚厚的沙土給埋著。
站在貝殼化石層這個平台可以看到改線後的台鐵海線鐵路,這段路跟新竹崎頂的鐵路一樣,因為西部沿海多了更多新生地(海岸早已向外擴張),也因此多出了土地可以蓋鐵軌,鐵道一來不用再有大轉彎,二來又不用經過丘陵與隧道,行車速度提升了不少。
改線後留下來的舊隧道(單軌),其外觀跟新竹崎頂的很像,只是沒有崎頂的那麼壯觀(日治時代就可以有雙軌隧道),由於當天沒有帶手電筒,裡面有點暗,所以我們走沒有幾步就折返了。
隧道口一景。這隧道是1920年代興建海線鐵路時所開鑿的,共有三座,於1970年代鐵路電氣化及鐵道改線後停用。
由舊鐵道改建的步道,這個點知道的人好像不多,遊客超少的,其實這裡就在好望角的山腳下,下次有去好望角看風車可以順道繞下來走走。
離開貝殼化石層與海線舊隧道後,我們選擇旁邊的小路直上好望角(平常來好望角我都是從西濱公路這端繞進來,這次這條路是第一走),好望角的視野非常的好,有機會經過此地,您一定要繞進來看看。
我第一次造訪好望角時,這裡還沒有什麼建設,僅有幾座廢棄的軍事碉堡,後來陸續又來了幾次,每次都有新的建設,可見苗栗縣政府與後龍鎮公所的用心,希望將此開發成一個著名的景點,而這次來又有條步道已經完成,我猜測可以直通到舊隧道群,但由於時間有點晚了,我走一小段路後就折返,下次有機會再來走看看。
喜歡風車的你一定不要忘了來好望角一趟。
後記:
跟以往我介紹的景點不同(需要花半天到一天的行程來完成),這些景點較適合假日的午後散步,屬於隨時都可以出發,不用事先準備的景點,但每個點卻都還保有自己的景點的特色,下次當時臨時起意,又不知道要去那裡玩時,可以考慮一下這些景點。
食:
無建議。
衣:
好望角無遮蔽,要注意防曬。
住:
無建議。
行:
這次的景點分散於各地,地圖並不好畫,但這些點都還蠻有名的,應該蠻容易查到交通資訊,車用GPS應該也都有這些景點,如果還是不清楚再留言問我!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