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entax k100d/DA 16-45mm, F4/CPL,拍攝日期:2011年9月25號,天氣:陰
上次登小百岳已經是一年以前的事了,近一年來心中那股登山的衝動還是一直存在著,卻一直苦無機會,苦無適合的小百岳可以登,直到今年年中有位朋友分享了別人的遊記我才知道在新竹附近還多座小百岳適合我們這種幼幼班的登山行程,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位於桃園龍潭編號第24的小百岳–「石門山」,沒錯!「石門山」很熟悉的名字吧!因為合歡山群峰裡也有座同名的山,而這座剛好也名列百岳,很巧的我同時去過這兩座山!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這個擁有一等三角點的龍潭石門山吧!



反正我們的行程就是吃吃喝喝的行程,因此我們一大早起床並不是為了趕著上山,而是先到新埔傳統市場逛逛,順便填飽肚子再上山


8:10。石門山在桃園地區算是非常有名的郊山,他有多個入口可以上山,我們則是選擇最傳統、最好找、最好停車的入口–「勞工育樂中心」做為這次的起點。


美女與野獸,大家應該都有看出來吧,每個來走這段路的網友都會拍下類似的照片。


8:19。遇到攤販,我們即將由前方交叉口右轉上山,步道再往前走則可以連到其他的登山口(後續再介紹)。


由剛剛那個叉路口右轉上山步道又一分為三,最左邊及中間兩條步道可以通往觀音像(即往山頂的方向),最右邊那條是私人土地(也就是照片上這條),也不知道為什麼這條走的人反而最多@@,我們還是壓抑我們的好奇心會比較好,我們選擇中間那條往觀音像的步道。


陳氏兄弟在此地算是出錢出力,捐地出來,又熱心公益,維持是相當不容易的,也希望大家多能配合,有你們的配合才能讓下位登山客有一個好的登山環境,當然這種理念不只有石門山適用,我們到各地都需要保持相同的想法。


由育樂中心登起,一直到觀音像前的步道多由泥土地組成,遇到比較陡的山坡則以C型鋼擋土當成階梯,走起來還算好走。


8:27。我想題字的人一定有當過兵,當過兵的人就知道軍最流行的口頭禪就是:「當兵什麼都是假的,只有退伍是真的」,在石門山步道旁竟然出現了:「人生什麼都是假的,只有健康才是真的」提字,這兩句話說得真好,我想這才是大家要追求的人生目標呀。


到了著名觀看101的平台了,石門山的這處平台可以遠眺101(就如同新竹的飛鳳山也可以遠眺101一樣),而且這裡更人性化,還幫你把位置都標出來了(我沒有拍那個標示101的牌子),101就在遠方看到沒!這樣當然看到呀


把鏡頭拉近,嗯,還是看不到,其實當天用肉眼是可以清楚看到的,拍起來的對比就出不來了,101是在右數來第二層較淡的那座山後面,在那座山頂有個U型凹下去的地形,在地形的左邊一點點。


這個平台視野很好,除了向北可以看到台北市、大屯山系(陽明山)、八里觀音山外,再向左一點就可以看到林口地區(也就是照片這方向)。




由於視野太好了,可以看到的景點太多,這裡還立有簡介的牌子,讓大家可以知道相對的地理位置。


平台的另一面就是往觀音像及石門山頂的階梯,右邊的鐵皮屋是讓遊客休閒吃東西的地方。


平台視野良好,經過的遊客必定停下腳步,我想大家也都想找找自己的家在那裡吧?


鐵皮屋並不是營業的店家,而是免費提供餐點的地方,可以讓過往的登山客吃飽飯再上路!當然如果你覺得好吃,又想贊助這樣的活動,你多少也可以樂捐些,這一帶的設施可以說是陳氏兄弟捐地及出錢出力維護出來的。


龍潭石門山最為山友們垢病的就是山徑太多,路標不清楚,也沒有標示清楚的地圖可以參考,這份由陳氏兄弟所製作的路線圖算是比較完整的了,也是早期較具參考性的地圖。(應該說是缺少像其它山系有官方的路標及地圖,這部分後續會再說明!)


登上此石階就可以到達石門山著名的景點之一觀音像了。


剛好遇到年度的維護,所以觀音像外搭滿竹架,此觀音像的設立是因應桃園縣政府構築地標計畫,由長榮集團張榮發先生出錢,陳光吉先生出地(陳氏兄弟)所建成的,如今成了石門山的地標,也是當地人信仰的所在。


抵達龍穴崗,這裡的視野非常好,同樣可以看到101。


把鏡頭拉近些拍一下大屯山系(陽明山)與八里觀音山的特寫,可惜今天的天氣能見度沒有很好(約只有10公里),沒有辦法看得更清楚了(是最遠,色彩較淡的那兩座才是喔!近一點的是林口台地)。


8:48。龍穴崗的腹地還蠻大的,可以容下很多人在此休息,不過因為此點距離觀音像較近,所以遊客較不會多花時間在此停留。


看到網友常拍的一個路標,取左20分,取右40分到山頂,我想百分之九十的山友在第一次登石門山時的選擇應該都跟我一樣,選輕鬆的20分那條吧。


8:57。遇叉路,此處需取右而行。


接來的一段登山步道較為原始,步道感覺是沿小山澗而行(但無見到水),這段路算是整個步道中較難走的一段,也還好這條路比較少人走,要不然到這裡可要大塞車了。


早期石門山並無有系統的規劃登山步道,路標、里程數對登山者來說都是個未知數, 近年來管理單位已經在多條主要步道上設有里程牌及路標指示,如此一來將更方便初次登山的山友。


9:07。來到一叉路口,這個叉路四通八達可以通往石門山各處,好險旁邊就設有地圖及路標,讓遊客可以很容易的知道每條路往何處去,簡單的說一下,我們剛剛從觀音像方向來的路是左手標那條,而右邊那條是往土地公廟的路,往石門山的路呢?–就在我拍照所站的這個位置。


提一張照片提到拍照的地方,就是在此樹旁,這裡有往山頂的指標,只是石門山的字會不會太小了些?


9:19。抵達石門山頂,此三角基石海拔551公尺,為內政部的一等三角點(一等三角點指的是方圓10公里內沒有山比它還高),石門山又名小竹坑山(google map還是用此名),說起它的功能,我想做為親山級的登山步道只是它的副業XD,它的主業是石門水庫的左右護法,它與對岸的溪洲山成了整個石門水庫的壩體,石門水庫的兩億三千萬立方公尺的水量就是由它們hold住XD(沒辦法現在hold住當紅)。


不同於一般的山,石門山山頂的腹地非常的大,同時可以容納很多人,就畫面看過去,感覺跟基石一樣高的地方還蠻多的,怎麼區分基石那裡是最高點呢?


由山頂向西南望去,可以看到二高旁的民營電廠(很多電塔的地方),在最左邊遠山後方的建築物聚落就是新竹市區(照片拍不太起來,現場可以清楚的看到房子)


向西北方向望去,近一點的聚落是龍潭地區,遠一點的則是楊梅、中壢一帶,天氣好時應該可以看到觀音一帶的海?


站在山頂所看到的大部分視野!


山頂的另一處缺口則是可以清楚的看到雪山山脈一帶。


這個缺口向南望則可以看到二高關西服務區的大彎道及關西市區,遠方山的後方隱約可見的房子是新竹市區。


可愛的柴犬。




由於石門山的步道很多,我們決定下山時不走原路,問了一下路人看這兩畫面中的這兩條路分別往那裡去?畫面右側的步道聽說之後會接上產業道路,左側的路則是會接回土地公廟,由於我們想經由土地公廟再接上環湖步道,所以我們選擇了左側這條路。


9:43。由山頂走剛剛提到的步道向下,遇到第一個叉路,到此如果是要往土地公廟則是要取右而行,往前直走會經過一處墓園,那條則是會接回剛剛提到四通八達的路口。


9:49。看到土地公廟了。


剛剛我們是從右側的路下來,接下來將往左走土地公廟前的步道。


秋天即將到來,山上的樹葉開始變色,這畫面還有那麼點像京都呢?(哈我想賞楓,想瘋了XD)


值得給桃園縣個贊!現在石門山步道沿線的路標非常的清楚,初次登山者不用再擔心走錯路了。


9:56。如果你是從環湖步道來要往石門山山頂(與我們的走法相反),到此路口要取右往上坡方向而去(往土地公廟或景春步道),往左是接到產業道路並非上山的路。


10:00。來到錢龍休息站,同樣的這裡也有提供免費的粥供登山者使用(也是隨喜),旁邊也有攤販賣一些吃的東西,所以如果登山餓了你也可以選擇來此用餐。


今天難得的藍天白雲,我們石門山了天氣才放晴。


環湖步道多由泥土路面組成,步道的坡度平緩,較適合全家大小來走。


10:28。於環湖步道旁的缺口可以看到石門水庫的集水區。


步道缺口向北望去,石門水庫的後池就在下方(咦,明明在石門水庫的前方為什麼要叫後池,因為它的全名叫後池堰,是洩洪時的消能池,所以也有人稱為洩洪堰),石門水庫即大嵙溪上游(劉明傳命名,即是現今的大漢溪),很難想像百年前船可以從台北淡水行駛至此,這畫面可以清楚看到大漢溪流域沿線的城市,如大溪、八德等,最遠還可以看到台北去。


剛剛提到石門山可以說是hold住石門水庫的左護法,由此照片更可清楚看出來壩體就建在石門山與溪洲山間,當年選建水庫地點的人還直利害,可以如此的利用此地形,這又讓我想起了之前看過的電影–「八田與一」(興建烏山頭水庫的日本建築師)。


10:41。此處算是環湖步道間較佳的景觀點,這裡也設有椅子供遊客坐下來欣賞石門水庫的風光,不過由於環湖步道的遊客超多的,走到這裡都會塞車。


石門山應該算是我目前看過唯一走登山步道會塞車的小百岳了,遊客實在是有夠多,可能從環湖步道這裡登石門山算是最容易的,所以人才都會集中到這裡來吧。


美麗的石門水庫,我原本還有打算登完石門山順遊石門水庫壩頂的(我還沒有進去過石門水庫),不過我看天氣並不算好,我打算下次有機會再來。


遇一叉路,左邊下來的路即是石門山著名的好漢坡,嗯,應該是名副其實的一條步道,因為光站在叉路口往上看就覺得很難走。


11:06。接回往育樂中心的步道了,因為中間有些路段較沒有特色,也不容易走錯路,所以我就少記錄了部分路段。


回到育樂中心看到一群大學生在玩團康活動就覺得大學生好熱血,好青春呀!


11:14。於育樂中心停車場回頭望向石門山,原來今天還走了不少的路呢!


回頭跑去了關西吃有名的牛肉麵–東安橋頭古早牛肉麵,好吃


以東安橋頭為名的牛肉麵有兩家,分別都有電視節目介紹過,我今天吃的是有多了「古早」的這家,這家可以說是人山人海呀@@。


跋:
   要來石門山時我做了不少功課,多位登山界的前輩都說這裡的標示很不清楚、山徑又多(沒辦法路是人走出來XD),所以不是常來的人很容易迷路,今天來此才發現近期桃園縣政府在此為步道做了很多地圖、路標及里程牌,真是要給他個推!,初訪此處的山友不用再擔心走錯路了。另外我們今天的行程算是一個O型路線,這種走法可以徹底的認識石門山,而且路線難度又不高,值得推薦給大家。

食:
   這裡有提供免費的餐點,登山口附近也有賣些吃的!所以就不用特別介紹了。

衣:
   無建議。

住:
   勞工育樂中心可以住。

行:
  
外地來的朋友如果是開車則是走二高下關西交流道,再走台3線、台3乙前來,如果是住桃園的則是可以走台4線過來,反正往石門水庫方向走就對了,育樂中心算是最好找的登山口,也是最容易停車的地方。另外附上一張登山步道的地圖供大家參考,今天的走法是5號、4號、現在位置、經石門山山頂到1號再接黑色的步道到北端入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mao的台灣踏查記 的頭像
    amao的台灣踏查記

    amao的台灣踏查記

    amao的台灣踏查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