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台灣最多年青人聚集逛街的地方,我想台北的西門町算是最具代表地方之一了,而在日本東京,原宿的竹下通就是台灣版的西門町,這裡是東京年青人逛街的好去處,第三天最後的行程我們來到表參道、竹下通,其實也有想要逛街買東西,就單純想要體驗一下當地的流行資訊。

離開明治神宮後,在神宮橋上再次遇上山手線的電車,我超愛山手線這款E231系500番台的車廂,如果台鐵可以引進那有多好,不過有位網友跟我說這是不可能的



JR原宿站就像是台北捷運西門町站一樣,是青年人的聚集地,cosplay的青年人超多的。

表參道是東京流行時尚指標的街道之一,由原宿車站為起點到青山大街間1公里的街道原本是明治神宮的的表參道,現在則是名牌專賣店林立,也是青年人逛街的天堂,人行道兩旁的櫸樹,讓這時尚感的街道多了份寧靜的感覺。

表參道一景。

表參道上有幾家有名的衣服專賣店,不過人潮實在是太多,再加上我們沒有打算在這裡買東西,所以就沒有進去逛。

在表參道逛一陣子後我們就轉進到竹下通了,竹下通跟台灣的夜市還蠻像的,不過主要是賣衣服類的東西為主。

來竹下通要吃什麼呢?那當然是最有名的可麗餅呀。

牆上有各種口味的可麗餅可以選擇。

我們吃的是草莓口味,老實說我在台灣也沒有吃過可麗餅


可麗餅算是甜食,所以女生應該都蠻愛的,光排隊的人潮都是女生為主就可以看得出來了。竹下通有名的可麗餅有兩家,我們吃的是紅色招牌的,就在這家的旁邊還有一家藍色招牌的,人氣都差不多,評價也差不多,就看你喜歡吃那家囉!

竹下通其實街道並不長,如果沒有進去店裡逛的話,其實一下子就逛完了。

竹下通,原宿端的入口用氣球裝飾還蠻可愛的。

我們再度回到原宿車站,我們要坐山手線回上野。

嗯,因為我們回上野的時間差不多是上班族下班的時間,車上的人潮超多的,特別是往新宿、池袋方向的車子人更多,畫面中的列車是往涉谷方向,上車還容易些。我們是在原宿站錯過幾班往新宿及池袋的車才勉強擠上車@@。山手線人潮最多的路線就是池袋、新宿、涉谷這段,也因為這段人潮多,才會開發幾乎與山手線平行而行的新地鐵–副都心線–來疏導人潮,副都心線通車都還有那麼多人在搭山手線,實在很難想像以前的山手線是擠成什麼樣子


日本的電車準時是全世界都知道的事,也因為如此轉乘的時間就更容易掌握,車廂裡都有其他路線即時的轉乘資訊可以參考,比方說什麼路線人身事故慢分,在池袋站幾點有轉乘的車子可以坐等。

過了新宿、池袋,車上已經沒有什麼人了,我們也找到位子坐下來,E231系500番台的內部空間跟一般的地鐵差不多,跟台灣一樣同為窄軌的軌道、闊度也差不多(台鐵的EMU700的闊度為2889mm,E231系500番台的闊度為2950mm),但E231系500番台的視覺上車內空間比EMU700較寬敞,我想會不會跟座椅的排列方式有關。

JR山手線使用的是E231系500番台的車子,一列是採11輛車廂的編組,我超愛E231系的外型的,綠色的車身也非常好看,E231系有5個番台,其中500番台是為了山手線特別設計的,為了硬付山手線站與站間的距離短車輛的加速性能很重要及通勤人口眾多,所以500番台是E231系中起步加速最快的(增加動力車的比例),以方使短程間的加速,單一車廂的一側有4個車門(7車與10車,一側有6個車門)以縮短旅客上下車時間(未來聽說6車門的車廂會被淘汰,因為以後月台都會加裝安全門,安全門將統一為4車門),台鐵在車門的設計上實在是要多加油,我想會誤點有一大部分的原因就在於乘客上下車時間過長,現有的EMU700一個車廂也僅3個車門,更別說是舊款的莒光號車廂只有1個車門,在東部幹線的主力柴電自強號列車DR2800,DR2900的動力車也是1個車門,每次上下車都要等好久,造成準點進站的列車都無法準點開車。

回到上野站了,照片最左側就是JR上野站。
第三天的行程在此畫下句點,第四天是移到日我們將從上野搬家到汐留住。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