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entax K100d/DA 16-45mm, F4/CPL,拍攝日期:2009年11月28日,天氣:晴
大年初四我又去了一趟台東小野柳,結果這次我卻吃了個閉門羹,因為入園車輛太多連停車場都進不去,其實這是我3個月來第二次造訪小野柳了,去年的11月底回家時我才跟家人去過一趟,結果那次的遊記我現在才要寫


11月底的小野柳,雖然是假日,但偌大的停車場裡車子實在是有夠少,應該用十隻手指頭就數得完了吧,我很難想像那麼大的停車場會讓我在大年初四這天無法進來,只能說過年的東部地區到處都是人呀,實在不適合出遊。

遊客中心。

廁所蓋在樹林裡, 與整體的大環境融成一體了。



去年88水災重創台灣南部,台東當然也不例外,小野柳附近的漂流木超多的,都一堆一堆的集中在岸邊,都已經過了三個月的清理還是那麼多,可見颱風過後那幾天的景象一定更嚇人。

小野柳有各種的海蝕地形,岸邊石頭因為侵蝕力不同,石頭材料不同而創造出了個種奇形怪石。


海浪拍打在岩石上激起了水花,小野柳的特殊地形就是這樣形成的。


離海岸較遠處的綠色植物以低矮的林投樹與椰子樹為主,這是東海岸常見的植物林相。


小野柳海岸邊的景觀也分成很多區,有海蝕的平台,也有這種長期在海浪沖洗下形成的圓形石頭。




台東志航基地的F5E從空中而過,台東機場的跑道就在小野柳旁,小野柳的南方還有一個富岡漁港,我想有去過綠島的朋友對這漁港都不陌生吧。


自己又偷偷入鏡了




經過分類的漂流木,堆滿海岸邊。


小野柳裡的廁所都設計的非常好,可以適當的與周遭環境做搭配。


這石頭被海水侵蝕得太方正了吧,就像豆腐一般。





站在涼亭上向海岸邊望去,因為路途有點遠,要趕回家裡去了,要不然我還真想在這裡睡個午覺呢。

非常具有熱帶風的椰子樹。
2010年2月18號重遊小野柳:

從玉里出發走玉長公路沿台11線往南的路線上,會先經過東河,出發前心裡還在想到東河剛好11點,可以去買東河包子來當午餐,結果剛過東河橋沒有多久就被台11線旁的車子給嚇到了,以東河包子為中心,向南北延伸的台11線兩旁停滿了車,這景象跟我2009年11月來的時候差有夠多呀,過年的人潮果然不同,我把車前得遠遠的步行到店門口,看到這樣排隊的畫面,心想還好沒有排很長,應該一下子就排到了,結果我想錯了,第一這隊伍在店內是繞了一大圈,所以人潮比看到的多一倍,二來是全部口味的包子都賣完了!!!


等了30分鐘左右把,新出籠的包子開始販售後我終於推進快到櫃台前了,心裡盤算著上次吃過肉包了,這次改買筍包跟酸菜包來試試,只是我還沒有排到櫃台前,牆上的價目表一個一個的被拿下(拿下來就是賣完了),輪到我時只剩肉包!!!問了一下老闆,下次出籠是什麼時候,答案是20分鐘,但我肚子已經不爭氣的叫了好久,我實在等不下去,只好帶著肉包離開


原本初四的這趟行程除了東河包子外,還要去水往上流及小野柳的,但水往上流的遊客太多了,沿路可以停車的空間都沒有,繞了一大圈都找不到可以停車的地方,只好放棄。而小野柳是連停車場的入口都封起來了,台11線在小野柳到台東市這段變成了超大的停車場,馬路上的車子都是走走停停的,我們繞了好久找不到可以停車休息的地方,最後在小野柳北方找到了一個新景點–「加路蘭遊憩區」。

園區內以漂流木來造景,這裡原先是台東志航基地廢土的放置場,後來東管理將其整理成遊憩區。

雖然雨停了,但天空中的雲壓得非常的低,不過能見度卻不錯,遠方的綠島清楚可見,海岸邊也還留有尚未清完的漂流木。

園區全貌。

把鏡頭拉近,遠方的都蘭山及都蘭灣清楚可見。
食:
台11線兩旁,玉長公路以南、台東市區以北可以用餐的地方不多,最熱鬧的市區在成功鎮(有7-11),另外富岡漁港附近也可以用餐,東河地區有兩家包子店,對面有一間7-11,其實地區人口居住較為分散,不容易找到餐廳。
衣:
無建議。
住:
無建議。
行:
台11線沿線,小野柳在富岡漁港北邊,從台東市區過去非常近,加路蘭在小野柳北方。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