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anasonic GF1/20mm, F1.7&Canon 60D/EF-S 10-22mm, F3.5-4.5&Fuji F200,拍攝日期:2012年2月5日
想換相機的念頭已經持續好久年了,有長期在看我文章的朋友就會發現XD,不過我講了那麼久卻一直沒有實際行動




咦,不是換系統嗎?怎麼還是買了k5


這次買相機我還是選擇億華(最近幾次都是去忠孝店),結果竟然遇到店員忘了帶鑰匙要跑回士林店拿,結果一群人在門口排隊等開門,賣相機的店可以賣到還沒有開門就有人排隊還真的是奇景,開門後我直接衝到櫃台,我要「60D,10-22,公司貨」,沒有問價錢我就在檢查相機決定購買了,這是賣相機的第二個奇景,不問價錢直接打包(因為價錢公開)。

在億華買相機是不能試玩的,也就是說頂多你只能看看外表,如果真的要操作必須要確定購買才行,這樣也可以確保每個人買到的都是新相機啦,所以億華比較適合在網路上先做好功課,到現場直接購買,如果你需要店員給你建議或教你使用,億華可能就比較不適合你。這時的我已經開機試拍了,在做相機最後的檢查。

10-22這大眼睛實在是有夠迷


嗯,這是我長這麼大第一次拿著那麼多現金買東西。

手握得再緊也沒有用,等一下小朋友就都會離我而去了


接下來就是要介紹開箱了,這是我在億華買的第七台相機了,現在的塑膠袋已經進步不少,不是早期的「


打開塑膠袋,這是我今天所敗家的所有東西,相機是Canon 60D,鏡頭是Canon EF-S 10-22mm, F3.5-4.5,SD卡是網路上大家推薦的Toshiba 16G/C10白卡,另外由於我喜歡拍風景,所以還是有買CPL鏡,為了10-22這隻77mm的大眼睛,這片CPL鏡可是讓我破費了@@,另外最左邊的RC-6是Canon原廠的搖控器(目前正有項計畫在進行,所以才會買RC-6,如果有最新消息會跟大家分享)

先進行10-22的開箱吧,買鏡頭竟然還有送光碟@@,貴的鏡頭果然就是不一樣。

光碟拿起來後就會看到10-22的小屁屁了


10-22對我來說已經夠高級了,這價錢在5年前可是可以讓我同時買下Pentax k100d加鏡頭呢,不過對Canon系列的鏡頭來說,應該只有紅圈圈的L鏡才算高級吧,才有鏡頭保護套,我這「廉價」


將10-22從塑膠袋裡拿出來,這可是我夢寐以求的廣角鏡呀,也是我最後沒有選Nikon的原因。其實有長期在我文章的網友就會知道,我打從兩年前想換系統時就決定要跳進Nikon了,而網友要我推薦相機我也都推薦Nikon,所以我原本鎖定的相機是Nikon的D7000,去年的水貨價只要31000,但我下不了手,後來泰國遇上水患,而泰國是Nikon的生產基地,D7000的水貨買不到了,公司貨也漲到35700左右,D7000太貴是我縮手的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是我換系統為的是廣角鏡,而Nikon的原廠廣角鏡只有很貴的10-24,D7000已經破費了,再加上很貴的10-24我的預算實在是不夠,而且本是有考慮買副廠的廣角鏡,但在對焦的支援上,副廠有時不夠順,因此我才轉向投靠Canon,10-22mm與60D的搭配是目前最適合我的,這是最後投入C家的原因。


Canon是少數在日本生產單眼相機與鏡頭的公司,所以買Canon的單眼及鏡頭大部分都可以買到日本製的,我買的10-22與60D都是Made in Japan,雖然不是很在意產地XD。(少數則可以買到台灣製的,Canon在台中有工廠,台製的相機與鏡頭我想也是品質的保證吧,台灣人應該也都能接受)

鏡頭開箱完,接下來就是單眼的部分了,箱子一打開就會看到保卡了,對,我是買公司貨,畢竟Canon最讓人不放心的還是準焦問題,而調焦只有原廠才有能力調焦(可免費調一次),再者,60D與10-22公司貨與水貨的價差不大,這是我後來選公司貨的原因,我前幾台在億華買的都是水貨,其實水貨跟公司貨的差別不大啦,就端看個人的選擇。

咦,怎麼沒有看到相機,只有看到漂亮顯眼的大背帶,喔,原來相機在右邊的防震袋裡啦。

60D內包裝比10-22好了一些,至少是布織布


EOD 60D,我終於可以進階使用單眼了,我想60D的功能夠我用很多年了。希望下次升級就是踏進全幅世界了


其實就我的使用來說,Nikon的D5100或Canon的600D已經夠用了,但因為我想要購買有機頂LCD的相機,因此我才會考慮中階單眼,機頂LCD很實用,省電,又可以方便得知機身設訂,Canon的按鈕好多喔@@,使用上應該會更方便吧,不用一直進選單改設訂。不過我可能要一段時間才有辦法熟悉這些功能鍵。

除了價錢及廣角鏡的因素外,我會考慮60D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翻轉螢幕,如此一來拍攝的角度就更多源了,也可以輕鬆玩自拍


機身功能強大的60D。希望我可以快點適應它呀。

60D加上10-22是完美的組合,體積與重量的搭配都剛剛好。

顯眼有特色的軍艦部,一眼就可以認出是Canon。

10-22的77mm大眼睛可讓我為了濾鏡破費了@@。

對焦一直是Canon的大罩門,也是我不敢跳入C家的原因之一,而且感覺對於移焦問題的討論到了後來卻有點變成「三人成虎」的趨勢(移焦的問題是有,但並沒有那麼跨張),連沒用過Canon的網友都會說Canon會移焦,這或許就是網路的優點與缺點吧,優點是在網路上你可以得到很多人的心得分享,但缺點也是心得太多,會讓你想東想西的下不了手,說老實話,我當初也有部分原因是怕「移焦」而不敢用Canon,不過後來想想我的拍攝習慣及風格,對於小小的移焦應該還是可以接受的,再上機身、鏡頭同時買,可以確定準焦才購買,而我也很幸運的在店員拿出第一台機身與鏡頭裡就選到準焦的組合(說不定其實Canon的移焦率是很低的...),我這台有沒有百分之百準焦我不確定啦,億華店員幫我驗機時我就相信他了,回家試拍一張,這樣的對焦結果對我來說是足夠的(焦點在「能高越嶺道」那本書背上),不要想那麼多,開心拍照比較重要。對了,這張是ISO2000拍的,科技進步實在是有夠快,我的第一台相機大約ISO200就不能看了,後來換了Pentax k100d可用ISO可以到800,現在這台60D我想ISO3200對寫文章來說也非常足夠了。

目前防潮箱裡的成員,未來Pentax將退出我的旅行記錄中了,由60D與GF1大手拉小手一起出遊去

為了表示我對Pentax的喜歡,我決定要買入k5,有圖有真相:

大誤


這是轉蛋的真正功能,它可以是鑰匙圈,也可以當熱靴,以後就放60D上吧,以紀念我的前一台相機是Pentax的XD。
心得:
其實買那家系統,那個型號的相機都沒有差啦,自已拍得開心比較重要,你說是吧


廣角是會上癮的,已經是用10mm(16mm等效)的超廣角拍了,還覺得不夠廣,看來人的慾望是無法滿足的


望遠端只有22mm,所以拍小物會吃力些,櫻花大約只能拍那麼大吧,不過對我的使用習慣來說應該是足夠了。以上兩張照片皆有使用CPL,RAW拍完用原廠DPP軟體轉JPG檔(自動白平衡,色調都是標準,無修圖),看來Canon的色彩比想像中的還蠻滿意(拍風景當初怕會比Pentax的淡很多,看來是我想太多了),人像的膚色拍起來也很討喜,另外,我對原廠DPP軟體感到非常非常滿意,功能太強大了!開箱文先寫到這裡,之後有新的心得再補囉。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