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entax k100d/DA 16-45mm, F4/CPL,拍攝日期:2010年9月3日,2009年9月6日,拍攝天氣:晴
這篇說起來只有一個字可以形容,那就是「久」,豎琴橋這個景點早在他還在施工時我就已經去過了,剛完工時我就有打算要去拍,因為那時候新竹市政府有幫他打燈,打了燈的豎琴橋變得超美的,不過這一拖就過了一陣子了,後來新竹市政府為了在電費上做節省,所以等我真的想要拍時卻沒有燈可以拍了,因此第一次拍豎琴橋是我騎車去白沙屯那次,因為那次是白天,所以不會有打燈的問題,只要有藍天白雲就夠了,大約再過了一年我又意外得知豎琴又打燈了,這次我利用上班時間偷溜跑去拍照(這個點很熱門,星期六日要很早去卡位才有辦法獲得好的構圖,因此我一直在找非假日時間前往),從知道這個點到拍到夕陽拖得可真「久」,豎琴橋在打燈下再配合夕陽西下的色溫,真的有夠美!不過照片拍完後我並沒有馬上跟大家分享,而是拖了1年才把作品寫成文章,這樣也是很「久」吧,接下來就跟大家分享兩次的拍攝成果:豎琴橋的晝與夜。



其實今天的天氣並不是很理想,東邊的雲層還有些厚,藍天並不明顯,但因為剛好今天有機會可以翹班,所以我還是四點不到就帶相機與腳架來到這裡了。


豎琴橋的設計真的很美,特別是懸吊橋面的鋼索,不同長度但規則出現的鋼索為畫面添了不少美感。


現在的時間還太早,太陽還高掛在空中,直接拍太陽的結果就是把太陽也拍成有星芒了,可能有人會說怎麼不晚一點再到呢?因為要早到才有機會卡到好位置呀,不同於其他的攝影景點,拍攝豎琴橋最好的角度因為空間有限只能容納下約兩個腳架(有去過台北大稻埕的朋友就知道,沿著淡水河一整排都可以架腳架,不用擔心卡不到位,拍象山101夜景的涼亭也可以容下很多支腳架)。


到目前為止雲還是有點多,本來想說不拍的,但想一想我都已經大老遠跑到這裡來了(從新竹市騎到這裡有一小段路),那就再等等吧。站在豎琴橋上往南拍可以看到多支風車,這裡已經來到新竹17公里海岸的末端了。


站在橋上向北望去,可以看到海山漁港的兩支大風車。


今天天氣很好,不止北邊海山漁港的風車清楚可見,連更遠處的新竹市焚化爐都可以看到,海岸上長滿了一大片水筆仔遠遠看去就像是大草地一般。


新竹市政府並不單純只是蓋一座景觀橋而已!而是連周邊的設施都有考量到了,橋邊蓋有涼亭、公園等的休憩設施,停車也算方便(車子要停在畫面中涼亭的最末端,也就是你開車北上經過豎琴橋後就要靠右準備轉進停車場了)。


今天的雲還蠻漂亮的,不過希望等一下量不要太多,遮到太陽就沒有辦法拍了。


站在橋上向南拍可以看到港南的風車群及南十八尖山,這裡已經算是17公里海岸的末端了。


有時候逆光下剪影也是很美的,色彩雖然單調些,但黃與黑的呈現又是另一種感覺。


大逆光下的豎琴橋,有了剪影但少了橋本身的細節。


隨著時間越來越晚,反差也越來越小了。


今天的雲把天空點綴得更美了。


隨著時間越來越晚,遊客也變多了,我剛來卡位時就只有瘋拍照的攝影人,這麼熱的天氣是不會有人大白天跑來玩的,要來這裡玩還是傍晚比較適合呀。


夕陽西下,天空與地面的反差變小了,橋面的細節也慢慢顯現出來,不過這樣的天空少了色溫,而橋少了打燈還是不夠美,要再等晚一些。


太陽時而從雲縫中漏出光來,黃色的光線讓人非常的舒適。


隨著時間越來越晚,攝影人也越來越多了,不過大部分都沒有帶腳架,看來應該只是拍一下照就離開的,當然呀,一般人怎會帶腳架上班呢?我帶腳架上班會不會高調了些?噗~


太陽剛沉到台灣海峽中,我把色溫設在3120K,照片顯得有點過冷。


豎琴橋終於開燈了,我等了好久等的就是這一刻!現在開燈的時機剛剛好,可以拍到細節清楚的橋,天空又不會太暗。


隨著天空變暗,照片長曝下所得到的天空反而更藍,畫面變得更美麗。


原本多雲的西邊,雲也漸漸散去了,剩下少部分的雲在天空當點綴,又是另一種美。


我原本還擔心,我的16mm的鏡頭(等效24mm)不夠廣,豎琴橋拍不下來,來到這裡才知道剛剛好。(如果是18mm等效17多mm的鏡頭可能就會有點小爆框)


遠方橋上有個女生一直坐在那裡,不過夕陽的變化很快又不等人,我不能等她離開才拍,所以畫面中就會一直出現她,她好像是跟男朋友來的,男朋友也是架腳架在拍照,她應該也會覺得很無聊吧。


終於等到完全沒有人的時候。


還沒有寫文章時(照片剛傳到相簿裡)就有人問拍攝條件,我在這裡做個說明:以上幾張照片ISO值是設定在200,拍RAW檔,光圈設在8,快門約1至8秒,回電腦後再調色溫,約3100K。


天色漸暗,快門已經很慢了,是該回家了!


回家前心太急了,曝光還沒有完成就想去動腳架,結果就拍下這樣的畫面,感覺還蠻特別的,就把照片留下來了。


回家前換個角度再拍一張,這時候天色已經很暗了,要把天空拍亮已經不容易,只能以豎琴當主題了。


豎琴下就是西濱公路,那當然要來拍一張豎琴與車軌囉!不過今天的車流量有夠少,車軌超難拍的。


遠方的星星有夠亮(那不是CCD壞點或熱燥點)。

看完了豎琴的夜的,接下來我們來看看藍天白雲的豎琴吧。


白色的豎琴、白色的風車,再加上藍色的天空,這種畫面看起來真是舒服。


站在豎琴橋上往南拍,西濱公路在這裡有一個大轉彎向南,沿著公路右側這條寬敞的道路則是十七公里海岸自行車道。


十七公里海岸最南端的港南有多座風車。


這構圖跟前面介紹的豎琴橋一樣,差別只在於白天與黑夜。




豎琴橋主要的功能是方便遊客跨越西濱公路,靠海那一端以一階梯與自行車道連結,下回如果你騎車經過豎琴橋時別忘了上來走走,不過此座階梯僅供騎自行車的遊客使用的,如果是開車或騎摩托車前來的朋友要從拍照片這端的階梯上來,因為這端才有辦法停車。


直幅的豎琴橋又是另一種構圖。


我一直覺得豎琴橋的鋼索很美,老實說我很喜歡橋樑類的建築,我小時候的夢想是想成為土木工程師,我希望可以蓋出一座座橋樑、隧道,哈,但我小時候的夢想並沒有實現,竟然自己沒有辦法蓋,那拍總可以吧


今天的能見度很好,天空很藍,再搭配上白色的鋼索,讓畫面更有可看性。


剛好有位車友從橋下通過,新竹市政府在自行車道的規劃上非常的用心,早在尚未吹起自行車熱潮時就已經有十七公里海岸的路線規劃了,只是當然並沒有把十七公里一口氣做完,近幾年來新竹市政府已經完成十七公里海岸的自行車道,這算是台灣最富有海味的一條自行車道吧,非常具有特色,推薦大家來新竹玩可以來騎自行車喔。

後記:
   豎琴橋如果少了燈光,拍夜景時會失色些,建議如果有計畫要前往拍攝,先了解開燈時間,以免白跑一趟,如果遇到開燈,又是好天氣的夕陽,保證你收獲滿滿。

食:
   如果不是本地的朋友,可以先到新竹市區吃新竹在地小吃,然後再沿中華路南下即可。

衣:
   冬天的新竹海風很大,要做好保暖,夏天拍豎琴橋最好的地點並沒有遮蔽物,所以要做好防曬。

住:
   無建議。

行:
   在西濱公路新竹香山段,要來這裡的朋友車子只能停在北上車道右側的停車場,靠海邊這一側沒有辦法停車,而快速道路上又沒有辦法回轉,所以建議如果你是北上的朋友,建議先在香山濕地(風情海岸)或海山漁港那個十字路口左轉(美山聯盟道或海山路)接回中華路(縱貫路,台1線)南下,到中華路六段再右轉回西濱公路聯盟道,再北上一小段就會看到豎琴橋了,過豎琴橋右手邊就有一個社區停車場可以停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mao的台灣踏查記 的頭像
    amao的台灣踏查記

    amao的台灣踏查記

    amao的台灣踏查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