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entax k100d+18-55mm, F3.5-5.6,拍攝日期:2009年02月19日,天氣:晴轉陰
嗯,我最近過的生活越來越不像學生了,以前都是逛不用門票的風景區,最近都改走人文藝術風



藤蔓爬滿在磚造的牆壁,感覺很有情境,一進入口就會讓人感受到這裡人文與藝術的氣息。

站在餐廳二樓往一樓庭園看,可以看出主人在園藝設計上的用心,二樓這裡也是要參觀園區前,先聽導覽員解說的地方,會先大約跟入園遊客解說園區的歷史等事物再帶遊客參觀園區。

建築物大量使用木材,聽解說員說,這是主人用木製的電線杆建成的。

印象中解說員有特別介紹這座窯,一來當時我專心拍照,二來已經過了兩個月,我這老年痴呆的人早就忘了名稱了


這座廁所的牆太藝術,一定要拍一下,很美吧。

我就是硬要試pentax相機的弱點,紅到爆。


這些樹的氣根看起來就像是樹的拐杖,很特別吧。

嗯,18禁


華陶窯這裡的地勢比較高一些,向南可以看到大安溪流域及台中地區。

遠方的山丘平台就是鐵砧山,提到大安溪就要特別的為大家介紹一下台灣西部平原的氣象,大安溪是一條氣候的分界線,台灣的天氣變化被大安溪從中畫成兩份,冬天的東北季風帶來的風雨最多只會吹到大安溪就會停止,大安溪是東北季風降雨的南界,而相反的由巴士海峽而來的西南風流也多止於大安溪,因此大安溪及其溪畔的火炎山被視為台灣特殊氣候的分界線,也因為這一帶是氣流的交會地,因此天氣多變化。

園區內的造景都設計的非常好,很適合遊客來這裡好好的放鬆一下心情,在園區內渡過悠閒的一天。

光與影。

這張原本在相機的螢幕上超好的,不過放到電腦上不知道怎麼了,好像就少了點fu。

不好意思,我又再次忘記這座窯的介紹了,哈哈哈,沒有辦法,我就像劉姥姥逛大觀園一樣,什麼事情都吸引我,所以我就沒有專心聽解說了。

園區內的樹都超有特色的,剛剛是撐拐杖的樹,現在這棵是路直接從樹幹中間穿過去。

雞,不過這有什麼好拍的



用稻穀當牆壁蓋的房屋,可惜我的鏡頭不太能近拍,所以就沒有細拍稻穀了。

路邊的小花草,本來只是無意間的按下快門,怎知這張照片的構圖及色彩表現我都很喜歡



很有意思的一句台灣諺語,再苦日字還是會過去的,大家都加油,什麼你聽不懂台語不知道意思,哈哈,可以查一下奇摩知識喔。

有毒的大花曼陀羅。

華陶窯的園區還蠻大的,除了燒窯的園區外,穿過一些它們鄰居的房子後還可以繞到另一座園區內,不過這園區平常是有上鎖的不能自行進來,要跟著解說員才有辦法進來逛喔。

這園區就像是主人的後花園,風景超美的啦,你有機會一定要進來參觀一下。

鵝啄人很永痛喔,千萬要注意,這隻鵝看到遊客跑到它的地盤上來了,所以跑出來示威,大家都閃它閃得遠遠的。

園區內的池子不大,但景色卻蠻美的。

這張,這張,我超愛的啦,也說不上原因,我就是很愛這張照片。

走在這種綠色隧道下感覺超棒的。

園區內優美的造景。

枯木枝。

園區內也可以用餐喔,這裡可以吃到客家的農家美食,客家人農忙時都是相互幫忙的,所以當別人家來幫你的時候,中午就會請對方吃飯,這裡的餐點就是仿照農忙時請客的午餐。

就如前面介紹所說的這裡天氣多變化,早上來時還下著小雨,中午吃完飯後竟然出現藍天,藍天下讓色彩更美麗了。

園區內有好多水盆喔,水面上都浮著花。

藍天。

我喜歡這張照片。

補拍一下入口。

園區就在半山腰上。
食:
園區內可以用餐。
衣:
無建議。
住:
無建議。
行:
國道3號苑裡交流道下接140,再轉火炎山堤防道前往,或走國道1號三義交流道下接火炎山堤防道前往華陶窯。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