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朝一去花亂飛,又是佳節人不歸,
記得當年楊柳青,長征別離時,
連珠淚和鍼黹繡征衣, 繡出同心花一朵,忘了問歸期。
思歸期,憶歸期,往事多少盡在春閨夢裡,
往事多少,往事多少在春閨夢裡,
幾度花飛楊柳青,征人何時歸?
一首郭子究老師(註一)的回憶一再勾起花中人的回意,這樣的歌詞這樣的旋律到現在還深印在我心中,如果花中人說他不會唱校歌(蓮中,蓮中...)還說得過去,但如果不會唱回憶那就太扯了,它是花中人共同的回意之一。
算一算我離開花中已經「 」年了(幾年就不要說了),從畢業那天算起我就再也沒有踏進過校園,主要的原因是跟我家不住花蓮市有關吧,也這幾年當中也一直有想找機會回來走走,不過一直沒有機會成行,剛好這次去松園別園特別再繞過來看看自己曾經很熟悉的校園,跟當年比起來校園沒有多大的變化,這次回學校是想再回憶一下高中時期的生活。
為了讓大家多認識花中,那先來談談花中的名人好了,大家應該都讀過詩人楊牧的「山谷記載」吧,楊牧是花中校友喔,也不知道為什麼花中出了特別多的文人作家,這跟花中的環境有關嗎?那可是為什麼我大學聯考國文只考55分呀,除了詩人楊牧,陳克華、陳黎、廖鴻基及王禎和等都是花中校友,陳克華在19歲就寫下了「台北的天空」這首歌,陳黎也是詩人,王禎和是我最喜歡的台灣文學作家,每次看到他的作品都想哭,他把文中人物的悲寫得太真實了,他曾經寫道:「……生命裡總也有甚至修伯特也會無聲以對的時候……」,每次看到他的文章都會讓我為主角感到不捨的地方,他的作品最有名的就-「嫁妝一牛車」,其他的花中作家可以參考花中文學作家版圖(註二),就政治人物來說邱正雄(新的行政院副院長)及新的外交部長也都是花中校友,就花中畢業的科學家來說最有名的人應該就吳茂昆了,至於藝人方向,伊正聽說也是花中校友,誰是伊正?就是「我一定要成功」裡的廖世華啦
,其他的名人請其他校友為我補充。
--
對了對了,我到現在還找不到山谷記載中所提的地點,希望有人可以告訴我,不過可能性不太啦,因為連楊牧都忘了,只知道是在花蓮南部。
其他花中歷史就不用多做介紹了,改天有空我再來做補充。
科學館,以前的電腦課是在這裡上的,裡面還有化學及物理的實驗室,不過我三年來好像沒有真正的上過實驗課喔,所以我對科學館的印象並不是教室,而是防空演習時要躲在一樓,教官說一般的空投炸彈最多只能穿透三層樓板,所以以科學館四樓的高度躲在一樓是不會被炸到的,所以好像幾次的演習我們都是躲在這裡,這是我對科學館最深的印象。
體育館,這裡面不能打籃球喔,主要是打羽毛球的場地,軍歌比賽也都在這裡舉行的。
嗯,其實這長廊是蠻亂的,不過好像沒有拍出來喔,我對這個走廊印象當然深刻呀,我在這走廊渡過了一段看海的日子。
這棟樓對花中人來說還蠻有意義的,因為當你的教室被搬來這裡時那表示你已經高三準備要畢業了,這棟教室也是花中窗外風景最漂亮的的一棟,因為外面就是太平洋囉。
這棟是高一及部分高二的教室,四樓是資優班教室,一般學生是很少上去的。
圖書館,我對他沒有什麼印象,因為我不太愛讀書。
每天升旗的地方,花中因為田徑場與花蓮縣田徑場共用,而田徑場離教室區又有點遠,所以每天的升旗就在教室區舉行,而就以忠孝樓當司令台來升旗。
以前警位室後方是一遍空地,也是上軍訓課時操槍的地方,不過近幾年學校在這裡蓋了綜合大樓了。
這是花中的校門口,我對國立花蓮高級中學這幾個字沒有記憶,因為我畢業時畢業證書還是寫著省立花蓮高級中學,沒有記錯的話原本省立花蓮高級中學這幾字是林洋港先生提的。
嗯,這是我高中三年住宿的地方,因為花蓮的地形特殊南北距離超過100公里,所以花蓮南部人來花蓮市讀書都必須要住宿,然後六日才回家,花中的宿舍是在校外的,就跟校區隔著一條民權路,三層樓的建築一樓是餐廳,二樓是自修室,三樓是看電影的地方,而門口旁是6個人一間的高一宿舍。
花中籃球場。
這是高三的宿舍。
後記:
畢業後已經○年沒有回來了,建築物除了新的綜合大樓外一切沒有多大的變化,倒是老師及教官的異動好像蠻大的,有很多名字都沒有聽過了,不過我想花中的精神沒有變過。
也歡迎花中校友幫我補充一下內容,大家一起來「回憶」吧。
註一:
郭子究老師一生傳奇,他在花蓮音樂界的影響力非常的大,也被喻為花蓮音樂之父「回憶」這首花中合唱團必選的曲子之一,也是花中班級合唱比賽的指定曲,令我很喜歡郭老師的另兩首作品:「你來」及花蓮舞曲,他的作品及音樂欣賞可以參考:
http://cultural.hccc.gov.tw/gtj/yellow.htm
註二:
花中文學作家版圖:
http://210.62.247.10/history1/att4-16.htm